【喝采】陳百強金曲歷久常青原因 前DJ夏妙然寫書紀念故友

娛樂

發布時間: 2023/11/03 11:17

分享:

分享:

陳百強在1980年演出的電影《喝采》,近日以4K修復重新上畫。

樂壇才子陳百強(Danny)離世30年,由他領銜主演的《喝采》相隔43年再度以4K修復在大銀幕上映,上星期舉行的首映禮,一眾歌迷看著大銀幕上的男神風采,陣陣漣漪回憶湧現,包括當晚是席上觀眾之一的資深廣播傳媒人夏妙然。

經典金曲能歷久常青,除了映照樂壇輝煌年代,也包含著聽眾的成長回憶,那些已逝的巨星光芒,更加令人懷念。2023年,不止有陳百強,同樣位列殿堂的Beyond黃家駒也是離開樂迷30載,還有張國榮、梅艷芳離世20年,坊間各有不同的紀念活動。

此外,多位已故樂壇精英像羅文、黃霑、顧嘉煇等,大家始終念念不忘,是我們長情,還是巨星有與別不同的魅力?

為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日本研究博士的夏妙然,認為流行文化的意義,正是代表著社會上不同年代人們的回憶。

不論是陳百強、張國榮或梅艷芳,他們的作品都伴隨著不少人的成長,當中可能有已經退休,或已走過事業拼搏的,聽著這些歌曲,會想起年青時的奮鬥日子;

而年青一輩,即使是在巨星們過世後才出生,因為資訊發達,可以隨時在網上接觸到過去的歌曲和演出片段,因此許多已故歌手就像從未遠離我們。

不同人眼中的故事

對她來說,因著過去在在電台工作關係,跟巨星們的關係更加親密。「譬如黃家駒,以前經常會和他訪問,他過世前一星期,我才和他通完電話;跟梅姐也有過不少交流,自己永遠都忘不了他們每個人的聲音。」

說到為陳百強著書,也是出於一份致敬及心願。「幾年前我在港大有個課堂,講80、90年代日本文化跟香港流行文化的關係,當中自然有講到陳百強的音樂;一年前有出版商恰巧想出關於陳百強的書籍,因而邀我合作,如果要為陳百強著書,就希望寫一本只有自己才能做到的角度,所以就開始四出走訪跟Danny親身接觸過的人,用不同的角度重塑陳百強的故事。」

《盼望的緣份》一書主要分為三個訪談部分,包括音樂事業上找來詞人鄭國江、潘偉源、前華納唱片高層黃柏高等細談跟陳百強合作回憶;另外也有多位Danny好朋友如歌手雷安娜、賈思樂、DJ鄧藹霖、倪秉郎、伍家廉的分享。

最後一部分則受陳百強影響的名人,如導演關信輝、唱作人林家謙、演員鄭子誠、資深歌手潘廸華等,各自細說對Danny的感覺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勵志歌反映時代

流行文化能影響深遠,因在不同年代都能有不同的詮釋。在陳百強的身上,我們又以看到甚麼呢?夏妙然分析:「說到陳百強,歌詞是其中很重要一環,譬如《喝采》、《劃出彩虹》、《一生何求》、《漣漪》,都是十分勵志,當年自己聽到歌曲,已很想知道填詞人是怎樣寫成。」

她指出多年來,香港人以至社會經歷過很多挑戰、變遷以及尋找身份認同,流行歌曲正好為人們帶來共鳴,起著紓困作用。「原來一首歌曲可以帶來情緒的出口,也讓我們能夠找到自強的力量。」

除了勵志,夏妙然指自然少不得他的拿手情歌。「在當年影像資訊未是那麼普遍的年代,Danny許多情歌便已經善用音樂和畫面,如《幾分鐘的約會》用了地下鐵的聲效、《眼淚為你流》歌曲開首時配上掛斷電話的聲音,都能令樂迷充滿想像,如親歷現場一樣。」

在電影作品上,陳百強的產量雖不如歌曲般多,但也有不少令人留下深刻印象。夏妙然覺得:「Danny過去最常演學生、歌手,但不論哪些角色,他都會流露著真性情,如演繹自己其中一面,自己比較喜歡近日再度上畫的《喝采》,跟其他觀眾一同看著Danny的神態,就會想起很多個人成長片段。」

陳百強在美學和藝術都有很高要求,今日再看也不過時。

以玫瑰形容故友

本身也是花藝家的夏妙然,若要以花去形容陳百強,她想到自己的作品「漣漪玫瑰」。「作品的構思是表達我對陳百強的懷念,我們是工作上的朋友亦是知己,他來電台做訪問, 我們會先飲個茶問候近況,無所不談,他常帶備一個公事包,內裏有一些他想同我分享的照片;我們平常也會去散步、跳舞、聽歌,最享受和他一起漫談的每一刻,彷似進入了他的內心世界。估不到多年後的今天,我可以押花作品讓大家一邊賞花一邊聆聽Danny的好歌。」

那一份回憶的眼淚,不止為偶像而流,也是個人經歷的感觸。

她以個人作品「漣漪玫瑰(Rippling Rose)來形容陳百強。(被訪者提供)

最新影片推介:鄭子誠劉倩怡專訪

人生故事

繼7月在書展推出《盼望的緣份》一書,為紀念陳百強離世30周年,夏妙然博士將在今年12月2日,跟位於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合作舉行《香港流行文化.名家說故事--陳百強和他的樂壇友好」講座,嘉賓包括陳百靈(陳百強長兄)、林慕德、倫永亮、馬偉明、賈思樂、鄭子誠、徐偉賢。詳情可參考香港文化博物館網頁。

記者:陳家昌